聚焦川渝“放管服”改革①丨半個月來“川渝通辦”事項辦件總量超過50萬件
- 2021年01月15日 17時50分
- 來源: 川觀新聞
- 【傢俬集運】
2021年1月1日至14日,首批“川渝通辦”事項辦件總量超過50萬件。1月15日,記者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“放管服”改革合作成果媒體通氣上獲悉,在這50萬件的總量中,醫保電子憑證下載432907件,正常退休提取住房公積金19283件,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18394件。
在媒體通氣會上,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楊琳介紹,自去年7月,川渝兩省市政府辦公廳簽訂《協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“放管服”改革合作協議》,5個月以來,兩地協同推進5個方面、24項具體合作事項,各項工作初見成效。
·機制聯建
兩地政府辦公廳建立聯席會議制度,設立專班負責日常工作的聯繫、協調和推動,明確24項具體合作事項牽頭單位、配合單位職責。2020年7月以來共召開聯席會議2次,共同研究重大事項、協商解決重大問題。
·服務聯辦
第一批95項事項已全部實現“川渝通辦”,涉及公安、民政、人力資源、市場監管、衞生健康等15個行業領域。線上開設“川渝通辦”專欄,打通兩地政務服務平台用户認證體系,實現線上“一地認證、全網通辦”。同時,兩地各級實體政務服務大廳全部設置“川渝通辦”綜合窗口,實現線下“一地受理、異地可辦”。
此外,共同爭取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支持開展企業簡易註銷登記改革試點;成立總規模50億元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創母基金,首期10億元重點投資生物醫藥、人工智能、集成電路、智能製造等領域科創企業;成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聯盟,聯合實施15個重點研發項目。
·監管聯合
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協作機制,評估結果互認。探索建立了川渝兩地藥品醫療器械現場檢查員庫,互派檢查員開展現場檢查。2020年共開展市場監管領域聯合執法4次,相互協助調查案件13件。協同開展知識產權保護,兩地各遴選100個重點商標品牌、50個高價值專利、30個地理標誌,開展重點保護。
建立消費維權信息共享工作機制,共享12315投訴數據、消費維權信息。建立信用“黑名單”互認共享機制,共同編制兩地失信懲戒措施清單。
·數據聯享
積極推進兩地政務數據共享互聯,對接重慶政務數據資源共享目錄3534類、四川政務數據資源共享目錄1646類,實現電子營業執照、電子社保卡、醫保電子憑證、健康碼兩地互認。實現了空氣站點基本檔案信息、空氣自動監測城市數據等政務數據共享。此外,搭建數據交換和服務集成信息平台,累計入駐企業1.3萬餘家,提供崗位信息60餘萬條,設立298個社保卡通辦服務網點。
·人員聯訓
建立了兩地幹部同崗交流掛職、任職機制,川渝市場監管、口岸物流、政務服務大廳等部門互派幹部交流掛職。同時,建立了兩地政務服務管理機構交流學習機制,兩地市(州)區(縣)定期進行工作會商,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跨區域交流學習,互學互鑑。 (記者 袁婧 攝影 肖雨楊)